作为广厦的起源,作为广厦建筑业乃至整个广厦的骨干和核心企业,东阳三建在广厦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二十多年来,东阳三建一直以高度的大局观念、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务实求真,脚踏实地,以自身出色的业绩和持续稳定的发展,为广厦的第一、第二次创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为正在进行的广厦第三次创业做着不懈的努力。2004年是三建经历了广厦建筑产业整合调整后,公司重建、重新以独立资质开展运作的“开局之年”,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环境和背景下,各项经营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并创出了历史新高。
三建是怎样成就今天的三建的?楼忠福主席在评价东阳三建时多次指出,三建的成功在于三建有着自己独具个性的企业精神——“求实、创新、拼搏、奉献”。控股公司董事局副主席、东阳三建董事长兼总经理楼正文也始终为三建干部员工队伍体现的三建精神自豪不已,认为正是这种精神,凝成了广厦和三建强大的竞争力和战斗力,推动着三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是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源泉。
“求实、创新、拼搏、奉献”三建精神是东阳三建在二十多年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风范,是楼忠福主席所领导的大三建范畴中,全体新老三建人数十年创业精神的精粹,是三建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和三建人事业追求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新三建人一直视其为是广厦留给新三建的最可贵的创业基础和财富,并一直努力实践和丰富这一精神。
求实—是三建精神的基石
“事业是干出来的”,这是三建楼正文总经理经常对三建干部员工说的一句话。三建人崇尚实事求是,把务实求真的精神、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与日常工作融为一体,“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每个三建人自觉遵循的准则;善于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脚踏实地,坚持质量;缜密计划,认真负责;诚实守信,注重信誉。这种求实精神,体现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表现出了稳扎稳打,讲究实效的敦实内质,一心一意干事业,脚踏实地谋发展,成为三建鲜明的特点。
三建注重信誉、讲究诚信,对用户和社会负责,始终把建筑工程的质量放在第一位,一直致力于按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即以质量为中心,在全企业、全员、全过程建立符合规范的管理体系。把生命意识融入建筑,以严谨踏实的态度,扎扎实实抓质量,让用户满意,赢得社会信赖。同时,良好的声誉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三建八十年代在杭州的迅猛发展就是一个生动的说明。1986年的《东阳建筑》以“三建杭城工地拾珠”为题作了报道:1984年初,三建进入杭城,当年产值186万元,竣工的四个工程全优,还被评为进杭施工企业中唯一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先进单位”,一炮打响;1985年业务量迅速扩大,到年底落实新业务1200万元,完成产值600万元,竣工的项目继续被评为全优,再次荣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先进单位”称号…… 上乘的质量赢得了声誉,争来了生意。1986年,三建杭州工程处完成产值1400多万元,竣工的36项工程均以优质高效受到好评。在当年有6家企业参加施工的杭州采荷小区二期工程建设中,由于三建公司在几次检查中均名列前茅,不仅受到建设单位的好评,而且建设单位还从其他组团中拿出部分业务奖励给三建……当时的杭州市建管站给予三建很高的评价:“从来没有一个建设单位到建管站来告过东阳三建的状,从来没有一个用户来建管站要求处理东阳三建的质量问题或其他纠纷。”
三建对工程质量的追求是实实在在、名副其实,而决不图虚名。2000年,三建在青海有一项工程,一次性通过了质量验收,当地主管部门认为完全符合青海省优质工程标准,主动建议三建申报。在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下,能在外省申报并获得省级优质工程奖很不易,得此消息,三建楼正文总经理亲自到该项目查看,却发现该工程的质量与公司的创优标准有很大的差距,便果断地否决了。他严肃指出:浙江与青海的建筑业在各方面固然存在地区差,但对三建来说,决不能因为有地区差就允许存在水平差,就允许降低要求,创优工程更应该如此,一定要实实在在的高质量来创建,质量达不到公司创优标准的,即使人家要给,也不能接受。
说到三建对质量实实在在的追求,还有许多生动的事例。2003年,三建温州心血管医院项目部,在进行地下室剪力墙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厂家的一时疏忽,把两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混用了。虽说厂家保证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只是有轻微的色差,而且业主单位也没有不同意见。但项目部的同志还是觉得这会影响观感,影响企业和自己的声誉。于是主动承担损失,把已浇筑好的价值35万元左右的混凝土全部敲掉,重新浇筑。
从此事,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三建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温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原因。
在企业经营上,三建也是非常讲究实际。三建总能把握和依据各个时期市场的不同变化,提出切合企业实际的工作思路,稳扎稳打。2004年3月底开始,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使建筑产业受到巨大影响。这一年也是三建公司重新以独立资质开展运作的“开局之年”。尽管很想尽快打开局面,尽快做大做强,但面对宏观调控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风险,三建及时调整了经营思路,切合实际地提出了“不追求快速扩张,而要求有质量地前进”、“宁愿少赚钱,也要少冒险” 经营原则,不仅经受住了宏观调控的严峻考验,经营业绩又创出了历史新高。
三建的“求实”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在追求企业的荣誉中,在上报的各种材料、报表、统计数据中,都讲究一个“实”字,都是实打实的。
一位经常带队到三建进行年度考核的集团领导曾深有感触地说,到三建检查工作是最愉快的,因为三建的准备工作总是很扎实、提供的资料很充实、材料的内容很真实、三建的各项工作总是让人放心和欣慰。这种求实精神,是三建稳固的基石,使三建在形势变幻莫测、竞争严酷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始终稳如磐石,保持稳步健康发展。
创新—是永保活力的源泉
三建自1984年在广厦领头人、前任总经理楼忠福主席的带领下踏上改革发展之路以来,凭籍敢为人先、突破常规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拓新思路、挑战新局面,时刻保持理念创新、思维创新,赢得和把握了改革时代赋予的机遇而屡创辉煌。在现任总经理楼正文的率领下,三建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理念、文化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开拓进取;不断推进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改革,无终点。”这是楼主席的鲜明论点,正是这种不息的追求,使三建和广厦的改革几乎年年有新招,企业年年有较大的发展。
1984年10月,楼忠福担任总经理的第一个月,就在同行业中开创新河,率先打破“大锅饭”,一步到位全面实行了经理负责制、干部聘任制、职工合同制和层层经济承包责任制,使三建获得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运行机制,一个长期徘徊的乡镇建筑队,由此爆发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1985年通过以提高自身素质为核心的全面整顿,使企业由“杂牌军”变成了“正规军”;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楼忠福审时度势,实施了第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以三建为核心,联合17家企业组成浙江省首家以建筑业为主体的集团公司——浙江广厦集团;一年后,又率先申报并获准成为全国首家以建筑业为主体的规范化股份制试点企业,实施了第二个里程碑式的创新;1997年浙江广厦股票上市,从此,广厦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作为广厦的核心企业,东阳三建的发展也随之走上了快车道。
现在的三建在董事长兼总经理楼正文的率领下,继续秉承和发扬创新精神,审时度势,及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形势,推陈出新,提出并实施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和理念。从早年的“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稳固老基地,开拓新市场”到近年的“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二业并举,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到现在的“承揽大项目、拓展大市场、构筑大基地”。每一项经营理念和战略决策的实施,都使三建的发展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我国加入WTO、成为国际经济链条的重要一环,对国际先进经营管理模式的学习和探索,也早已列入三建的视野。2001年,三建按照国际先进模式也就是以项目总承包方式,在阿尔及利亚承接了一批住房项目,跨出了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一步。虽然在实施当中由于经验不足,碰到了很多的困难和矛盾,但三建人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在挫折后汲取教训,硬是在当地打响了广厦品牌,逐步打开市场,已奠定了公司在阿国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三建创新的举措更是层出不穷。全面经济考核责任制、财务统一直线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企业标准体系建立、ISO系列标准认证、责任追究制、民工夜校等等,三建都是在省内同行业中较早或最早实施的。
三建一贯注重人才培养,经常强调“员工高素质,才有企业高品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支撑点”。“人才成长了,企业才能成功!”“拥有人才,企业才能拥有明天!”多年来,一直在用人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尝试,营造了让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内部环境,为企业发展积蓄了雄厚的人才资本,也为广厦培育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广厦“黄埔军校”的美誉。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和广厦第三次创业的需要,为了应对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三建在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人才培养、用人体制与机制建设方面,接连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举措,以促进年轻人才尽快地成长、成熟。从2001年起
|